一场重大活动,往往是城市面貌更新、服务创新、精神焕新的“充电器”。作为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北京见证过一次次“国之大事”。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开国大典首次将天安门地区由皇家禁地转变为人民会场——从空间上讲,这里是中轴线和长安街的交汇点;从时间上讲,这里一边是记载初心、象征恢宏历史的国家博物馆,一边是擘画方向、象征美好未来的人民大会堂。偌大的场地,让天、地、人同频,让你、我、他同屏……
新时代以来,从“纲维有序、礼乐交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到“礼序乾坤、乐和天地”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再到这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电视转播画面之内,铁甲雄师滚滚洪流、猎猎旌旗,受阅官兵步履铿锵、军威硬核,观礼群众群情激昂、豪迈从容,宛如一首流动的史诗,勾勒出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进征程。
而镜头之外,亦是有动人风景线——
(一)人民的信鸽——信鸽协会组织起了老百姓
“养鸽千日,用鸽一时。”把最厉害的武器放在最后压大轴出场,这是国际上阅兵式的通行惯例,而我国阅兵式上,最后出场的并不是武器,而是意气风发、礼赞时代的和平鸽。本次纪念活动征集的8万只和平鸽,来自北京市10个区的鸽友们自愿提供,网友盛赞:“咕咕队立大功!”这一场景令笔者回想起在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烂缦胡同探访信鸽协会会员陈忠义的经历。那是一个网红打卡地,黄蓝撞色的玻璃幕墙上写有胡适的现代诗《鸽子》,墙后有十多个规制统一的原木色鸽笼,靠墙摞成两列木箱,与诗句相映成趣。一旁辛勤拾掇的老街坊正是鸽舍主人陈忠义。陈老介绍:街区最初更新时,他本来心里打鼓,环境提升后,信鸽文化还能否在胡同里得到保留?没曾想,社区干部主动上门了解情况,提出修旧如旧、以新补新的改造方案,不仅让信鸽群落得以“展翅盘旋”,而且让这一文化念想“振羽高飞”,一串串散淡悠扬的鸽哨随风掠过,与红墙、古树、胡同、老院相互衬托,实为一景,尽显京韵。
(二)青春的气球——警校学生“累并快乐着”
在活动当日集结过程中,笔者在广场南侧遇到一位来自北京警察学院的工作人员,据他介绍:打结气球诠释了《卖油翁》中的名言——唯手熟尔。有学生还总结出“一拽、二转、三捏、四拉”四部曲,整个流程一气呵成,被生生练成肌肉记忆、瞬时反应。虽然辛苦,但是值得。气球升空仿佛是国家情愫、家国情怀的集中迸发,能够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亲自参与这一盛事,与有荣焉!
大会结束之后,看到新闻报道,笔者才进一步了解:3日凌晨4时,志愿者们两人一组,四人一笼,开始了充装工作,彩色气球慢慢填满100个白色金属立方笼。气球大小也有严格要求,26厘米为宜,为什么需要如此精确?原来,大小一致的气球升空速度相同,才能形成完美的气球幕效果,才能在广场上空升起一条“逶迤巨龙”,从而让中国式浪漫美学惊艳世界。气球颜色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绿色、深蓝色和浅蓝色六种,真可谓“谁持彩练当空舞!”
(三)涌流的自媒体——朋友圈强势刷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全球观众奉献了一场大气磅礴、行云流水的视听盛宴,在内宣外宣、大屏小屏、网上网下营造了向善向前的正义声势。与此同时,全城百姓自发自觉的服务保障,一个个负重前行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风雨同舟的场景、一幅幅温馨感人的画面,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贯通起来……“志愿红”“橄榄绿”“天使白”等多系统参与基层治理,“环卫装”“快递服”“安全帽”等多行业融入社会建设,促进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诠释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则让城市伟大。老百姓把国事当成家事,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首都市民“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优秀品质。人性化城市、人文感环境、人情味生活实现了美美与共,彰显生活之真、生命之善、生机之美,为纪念活动圆满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是有了千千万万普通人识大体、顾大局的包容悦纳,才有了首都北京“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的美好愿景和生动实践。
镜头内外连接起来,在新时代首都发展历程中镌刻下一圈厚重年轮,这便是今日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时代新画卷的磅礴图景,也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璀璨印记。
富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